#文末贈書
⠀⠀⠀⠀⠀
在翻閱馬修麥康納回憶錄《#綠燈》的過程,是越讀越享受。從一個平凡人的內心世界,觀看他是如何於再普通不過的成長經歷,且沒有任何資源的家庭背景下,一步一步踏實走到奧斯卡殿堂的過程。我想,這不是一本勵志作品,因為你同樣會發現那些每個人身上都出現的魯莽、盲目、衝動、自大、舉棋不定,他一項都沒有少過,你也會看見他無比幸運、逆勢而為的一面,但他何以走到今天、何以成為馬修麥康納?最重要的,對自己永遠保持一貫的誠實。
⠀⠀⠀⠀⠀
「這就是一本明白易懂的回憶錄,站在出版社的角度可以賣個幾本,假使書頁上的文字是出自沒沒無聞的作者之手,它仍值得與讀者們分享,但同時,這本書也只有馬修麥康納能夠寫得出來。」
⠀⠀⠀⠀⠀
若將人生視為一列保持前進的火車,它不會停止,不會暫停,我們只有直線或轉彎的選項,沿途還會閃著無數紅燈、黃燈與綠燈,能否抓住屬於自己的時機,在人生十字路口做出對的選擇,迎向好的改變,對他而言這就是「綠燈」。
⠀⠀⠀⠀⠀
雖然有時代價高昂,有時得蹲得更低,有時紅燈過後才等得到綠燈,有時綠燈則必須仰賴自己親手創造。
⠀⠀⠀⠀⠀
多數人從認識他以來,或許會覺得馬修麥康納的演員生涯大致是一帆風順,但若要人前顯貴,必得人後受罪,這是亙古不便的真理。唯獨讀過此部回憶錄,方能得知他投入多少努力,經歷多少掙扎。從 Richard Linklater《年少輕狂》嶄露頭角,而後演出《殺戮時刻》、《勇者無懼》、《火焰末日》與許許多多浪漫喜劇而深植人心。他對自己飾演的角色都有既定認知,依循自己的想法具體打造這位人物,包括衣著、髮型、言行舉止,甚至幾度不先與製片或導演商量。正因自幼不太按牌理出牌的行事風格,帶領他獨自前往南美,深入非洲,亦成就日後下定決心轉型的關鍵,畢竟生活的目標不只衣食無虞,生活還需要挑戰,而這是一位真正的演員更應勇於追求的。
⠀⠀⠀⠀⠀
《綠燈》裡寫下的,並非他的成功故事,而是一路以來的足跡,他對人生的信念、秉持何種想法做出改變、賭上了多少旁人難以估算的代價,即使後來的作品票房不如以往,卻更熱衷於演戲以及創造,馬修說:
⠀⠀⠀⠀⠀
「票房失利並沒有減損我對表演的熱愛。它們反而使我更有熱忱地投入自己的專才。我愛表演。我愛創造。我愛迷失在角色中,接著發掘他們。我喜歡深入探索,從內部觀察我的角色。我愛打造並擁有我的角色時經歷的努力、過程、個性建構與整體人格架構。我愛有一個從不干擾我信念的妻子;我總是相信自己扮演每個角色,都是自己演出的最後一個人物。我比以前更愛演戲。」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——
⠀⠀⠀⠀⠀
非常感謝 堡壘文化 提供兩本馬修麥康納的《綠燈》平裝版,這裡將抽出兩名幸運的獲獎者,參與方式請按讚並於下方留言處回應,請自由作答,自由分享,為期三天,僅限台澎金馬地區,預定在 8 月 22 日周日晚上十二點截止。
⠀⠀⠀⠀⠀
⠀⠀⠀⠀⠀
一、想讀這本書的原因,或是喜歡馬修麥康納的原因。
⠀⠀⠀⠀⠀
(二、之後還會有一篇馬修麥康納人物專文,敬請期待
喜歡也當然歡迎轉發或分享給朋友。)